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建设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3-15 [来源]:

为深入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把握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信息化、突出科研反哺教学的内涵建设任务要求,3月14日,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建设教授在1号教学楼第二大教室作消化道恶性肿瘤新发病分子机制《APC 截短突变诱发高尔基体碎裂调节 P53 稳定性促进 LST 癌化的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25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http://115.155.160.19:8080/__local/2/EF/FD/563C353A9E55FFEAB59D095D489_DC9A9ABE_C9E99.png

建设教授主要从事放射生物学、病毒学及肿瘤学研究。本次讲座,杨建设教授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一种形态学特征隐匿、易漏诊且预后极差的重要癌前病变侧向发育性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切入,结合 APC 截短突变及 P53 的生物学功能,提出从 LST 到 CRC 过程的两阶段级联突变假说,包括:①驱动阶段:APC 截短突变驱动细胞的高尔基体碎片化,导致细胞的结构蛋白重组,极性异常,出现横向生长;②癌化阶段:高尔基体结构碎片化进一步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 MDM2,TP63,TP73 对 P53 碱基错配的修复,导致突变 P53 稳定性增加并促进 LST 的癌化。课题组拟通过转染 APC 截短突变/TP53 突变的细胞株研究、转基因小鼠 APC 模型、临床标本测序研究等三个方面,阐明从 LST 到 CRC 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变化规律、亚细胞群及基因组学改变规律,为早期诊断和治疗 LST 提供重要实验依据。杨建设教授还对 PTEN 和 LKB1 协同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发生、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基因表达调控、正常结直肠组织和 CRC 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等相关研究基础进行了阐述。

APC⊿23截短突变调节TP53介导LST癌化假说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报告受到诸多好评。

此次讲座以院长负责制基金项目为依托,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三全育人等办学治校重大课题,突出科研反哺教学这一内涵建设任务要求,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广大师生分享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学生们学习了科研设计的思路、研究背景、文献阅读等相关科研技能,是落实“三抓三促”,进一步推进学院评建工作扎实开展的重要举措。

 

撰稿:吕逸斐

审核: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