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全讯5123图书馆是四海全讯5123的文献信息中心。本馆根据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以医学专业和特色文献为重点,全面收藏涵盖学校所有专业、学科的多种载体形式(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建设本馆文献资源。欢迎社会各界捐赠符合本馆收藏要求的文献,具体收藏办法如下:
第一条 捐赠文献接受原则
一、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文献将被纳入馆藏:
1.符合著作权法和版权法的图书;
2.酌情接受一些具有较高学术及收藏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地方文献、地方志等;
3.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会议论文集和成套期刊;
4.适合大学本科及以上程度,内容与学校学科设置、教学和科研发展方向密切相关的各类文献;
5.为本馆缺藏,或本馆需增加复本的图书,复本以1-3册为宜。如果复本大于3册,将予以转赠(学生或学校教材科);
6.所赠图书物理状况良好, 无严重残破污损、装帧不缺页。
二、下列文献不予入藏: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出版物;
2.内容低下、陈旧、基本上不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文献;
3.多卷本中不成套的书刊;
4.残缺破损,严重影响阅读的图书;
5.其它不符合本馆馆藏收藏政策的文献。
三、在接收境外出版物前将向学校外事处提交捐赠申请,报备审核通过后,图书馆委托具备文献进出口代理资质的公司办理进口事宜。
第二条 捐赠文献处理与加工
1.所有捐赠文献,一经接受,图书馆即拥有对该文献的所有权和处置权;
2.对于捐赠文献,本馆将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依据入藏原则决定捐赠文献的收藏、保管和技术加工的方式;
3.图书馆采编室负责对捐赠文献的登记工作;对入藏文献进行加工(加盖四海全讯5123图书馆藏书章、赠阅章),文献分类编目,并按实洋收入馆藏。
4.对不予入藏或被从馆藏中剔除的捐赠文献,将予以妥善处理。
第三条 捐赠文献的后续利用
1.所捐赠文献一经接收,我馆将以当面、电话、信件或者电子邮件形式及时向捐赠者出具致谢函或捐赠证书以示感谢。捐赠者请留下姓名、地址、邮编、email、电话等联系方式,方便我馆联系,寄发致谢函或捐赠证书。对于数量巨大特别贵重捐赠,除按正常管理办法外,图书馆将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捐赠仪式。
2.图书馆网站建立专门的文献捐赠目录,对选择入藏的赠书,将阶段性地在图书馆主页“捐赠文献”栏目上予以公布。
第四条 捐赠联系方式
1.捐赠地址及联系人: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泾河大道18号,四海全讯5123(图书馆),胡老师。
2.大批捐赠可与图书馆办公室联系:0933-8611362
四海全讯5123图书馆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