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年。做好2021年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学院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会议、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精神,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重点,以强化协同育人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把学院建设成为新型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
一、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扎实做好重要节点重大活动
1.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每月组织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不断创新学习方式,采用集体学习、网络学习、视频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书面学习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2.扎实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的部署安排,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制定热烈隆重、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具有学院特色的活动方案,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歌咏比赛、主题演讲等活动,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切实激发广大党员爱党爱国热情,努力营造创先争优、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3.全面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部署安排,研究制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在学院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学院“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4.做好“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用好平凉及周边区域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理论研究。组织师生到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实地学习了解相关历史,现场体验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南梁精神为主题,组织思政课教师代表重走长征路,开展研学活动。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5.扎实开展理论宣讲。充分发挥“学习在甘医”理论宣讲团和“青马工程”优秀学员作用,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模范践行“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华章。
6.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诚信教育、学习征文、形势与政策讲座、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和培训班等载体,让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7.进一步强化“四史”教育。落实《四海全讯5123组织开展“四史”教育暨“网上重走长征路”甘肃段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师生以个人账号关注“中国大学生在线”微信公众号或登录网址:dxs.moe.gov.cn开展个人竞答积分赛和学校积分赛。择优遴选2-3篇优秀学术论文参加全省“喜迎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
8.加强学院基层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形成学院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落实好。各基层党组织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争做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9.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党委出台《四海全讯5123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党委宣传统战部挂牌1—3个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教务处组织在5月前召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会,精心培育打造甘医特色思政“金课”体系。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学习研讨,培育3-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养1-2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凝练2-3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举办1场院级“课程思政”讲课比赛,建立1-2个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基地,引领所有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
10.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党委出台《中共四海全讯5123委员会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的指导意见》,健全内设机构、配齐工作人员。以建立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目标,教务处做好与兰州理工大学、平凉市委宣传部结对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集中资源、聚焦重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完成3-5项院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建设,加大科研团队培育力度,争取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配足专职思政教师岗位人数。
11.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围绕学院“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心工作,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举办2021年新闻宣传和网络舆情骨干培训班。加强与省市媒体交流合作,在省市媒体建立“四海全讯5123大学生新媒体社会实践基地”,及时向外推介、宣传学院办学特色和成绩,使学院在省市媒体的正面宣传实现质和量的双提升。发挥传统宣传阵地作用,加大对新兴媒介宣传功能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挖掘学院工作亮点和特色,传承好甘医精神、宣讲好甘医故事、推介好甘医人物、展示好甘医形象,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12.全面加强法治教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在国家宪法日组织师生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继续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将普法教育融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深入开展法治知识学习宣传,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路径,着力从精神文化、育人文化和学术文化层面,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
13.不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精神文明校园为目标,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师生心中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好校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快校史馆建设步伐。做好校园文明人物培育宣传,以视频短片或纪录片的形式,宣传学院办学历史和师生优秀事迹,统筹推进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4.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传承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皇甫谧文化、崆峒文化和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研究。以学科专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一系一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建设工程,打造具有医学特色、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15.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通过布置红色文化展板,设置红色文化墙,邀请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等单位来院举办专题展览,宣传“四史”和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组织师生赴周边红色场所,参观学习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采取现场播放和“学习强国”平台“看影视”频道观看相结合方式,组织学生每学期至少观看1部红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