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医学系教学质量监控在预防医学系主任的领导下,由系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日常督导,发挥预防医学系督导组的作用,负责对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
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监控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的听课、试卷命题、阅卷、试卷质量分析、毕业论文质量分析等工作,通过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检查、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督导组每人每两周至少听课1学时,每学期至少完成10学时,其中对实验(实训)课听课至少3学时,对近三年内新进教师听课至少2学时,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四、听课结束后由督导组主任组织进行教学督导组的评教工作,并由督导组成员将督导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
五、通过听课,掌握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课程(包括实验课)的一线教学情况;对于教学效果较差的中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帮助其站稳讲台。
六、每年发放一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表,收集意见并存档。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改进教学。
七、对于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反映较大的教师,预防医学系限期督促、帮助教师整改,经教学督导组考核合格,方可重新授课。
预防医学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师用)
课程名称 |
|
授课班级 |
|
讲课教师 |
|
所在教室 |
|
授课内容 |
|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
序号 |
评 价 内 容 |
评价参考标准( 请划 √ )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较差 |
1 |
熟练程度:脱稿讲授,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
|
|
|
|
2 |
概念原理:表达准确、思路清晰、分析论证充分 |
|
|
|
|
3 |
教学思路:明确上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媒体(多媒体或板书)设计合理 |
|
|
|
|
4 |
启发性: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善于启发,教学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好 |
|
|
|
|
5 |
教学语言:规范、流畅、有吸引力,节奏适度,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
|
|
|
6 |
教学设计:能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
|
|
|
|
7 |
教学内容:能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选取 |
|
|
|
|
8 |
教学信息量:教学内容丰富、充实,信息量大 |
|
|
|
|
9 |
教法创新: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效果好 |
|
|
|
|
10 |
教态教姿:能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着装,站立讲课,教态端正,仪表整洁,讲课热情,精神饱满,言行文明 |
|
|
|
|
总 评 注:满分为100分,综合考虑上述十项内容,按整数值打分; 优≥90分,良≥80分,中≥70分,可≥60分,差为60分以下。 |
|
教师是否迟到: |
是否提前下课: |
建议或评语: |
|
督导人签字 |
|
预防医学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
课程 名称 |
|
授课 班级 |
|
讲课 教师 |
|
所在 教室 |
|
授课 内容 |
|
授课 时间 |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
序号 |
评 价 内 容 |
评价参考标准( 请划 √ )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较差 |
教学内容 |
1 |
讲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难度适宜 |
|
|
|
|
2 |
教学内容熟练、生动、充实 |
|
|
|
|
3 |
教学富有启发性 |
|
|
|
|
4 |
内容能结合学科发展,介绍新成果 |
|
|
|
|
教学方法 |
5 |
理论联系实际,传播学习和研究方法 |
|
|
|
|
6 |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并密切结合教学内容 |
|
|
|
|
7 |
课堂时间分配合理,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 |
|
|
|
|
教学态度 |
8 |
能够认真组织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
|
|
|
|
9 |
教学认真,注意仪表,对我们要求严格 |
|
|
|
|
10 |
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
|
|
|
|
11 |
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创新的科学态度 |
|
|
|
|
教学效果 |
12 |
通过教学,我理解并学会了该课程的内容 |
|
|
|
|
13 |
通过教学,我对该学科的兴趣提高了 |
|
|
|
|
14 |
通过教学,我认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
|
|
|
|
15 |
老师的言传身教有益于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 |
|
|
|
|
建议或评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