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预防医学系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预防医学系教学督导管理办法


一、预防医学系教学质量监控在预防医学系主任的领导下,由系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日常督导,发挥预防医学系督导组的作用,负责对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

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监控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的听课、试卷命题、阅卷、试卷质量分析、毕业论文质量分析等工作,通过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检查、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督导组每人每两周至少听课1学时,每学期至少完成10学时,其中对实验(实训)课听课至少3学时,对近三年内新进教师听课至少2学时,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四、听课结束后由督导组主任组织进行教学督导组的评教工作,并由督导组成员将督导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

五、通过听课,掌握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课程(包括实验课)的一线教学情况;对于教学效果较差的中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帮助其站稳讲台。

六、每年发放一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表,收集意见并存档。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改进教学。

七、对于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反映较大的教师,预防医学系限期督促、帮助教师整改,经教学督导组考核合格,方可重新授课。


预防医学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师用)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讲课教师


所在教室


授课内容


授课时间

星期


序号

评价参考标准( 请划

优秀

良好

中等

较差

1

熟练程度:脱稿讲授,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2

概念原理:表达准确、思路清晰、分析论证充分





3

教学思路:明确上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媒体(多媒体或板书)设计合理





4

启发性: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善于启发,教学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好





5

教学语言:规范、流畅、有吸引力,节奏适度,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6

教学设计:能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7

教学内容:能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选取





8

教学信息量:教学内容丰富、充实,信息量大





9

教法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效果好





10

教态教姿:能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着装,站立讲课,教态端正,仪表整洁,讲课热情,精神饱满,言行文明





注:满分为100分,综合考虑上述十项内容,按整数值打分;

90分,良80分,中70分,可60分,差为60分以下。


教师是否迟到:

是否提前下课:

建议或评语:


督导人签字


预防医学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

课程

名称


授课

班级


讲课

教师


所在

教室


授课

内容


授课

时间

星期

序号

评价参考标准( 请划

优秀

良好

中等

较差

教学内容

1

讲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难度适宜





2

教学内容熟练、生动、充实





3

教学富有启发性





4

内容能结合学科发展,介绍新成果





教学方法

5

理论联系实际,传播学习和研究方法





6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并密切结合教学内容





7

课堂时间分配合理,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





教学态度

8

能够认真组织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9

教学认真,注意仪表,对我们要求严格





10

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11

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效果

12

通过教学,我理解并学会了该课程的内容





13

通过教学,我对该学科的兴趣提高了





14

通过教学,我认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15

老师的言传身教有益于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





建议或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