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下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师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金玉主持了会议。
近年来,特别是升本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育人机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组织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新闻视频。会议强调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牢记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方面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和水平的努力方向。会议集体学习了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八个统一”既: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系统、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才能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
学生处副处长朱天荣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概括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系统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针对性强,为我们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积极践行。
思政课教师李超谈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成效,就是要看教育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党之大计的成效,就是要看教育能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上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
宣传统战部副部长谈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作为宣传统战工作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者,思政教育就是铸魂育人的工作,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理念、涵养道德观念上下功夫,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利用校园媒体向师生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临床医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李宝成谈到:做为系部党务工作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主要职责,系部将进一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团委组织科长张月月说:“教人者先受教。作为一名团学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求知,明理,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为“四有”好教师,才能有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能力,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专业课教师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谈了想法和体会。
座谈上学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祖国强大的今天,要成为国家建设有用人才,必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要有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一技之长,特别是医学生更应该有仁爱之心,高尚情怀,高超医术,所以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要努力修德,认真学习,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学生还建议可以利用学院附近的红色资源,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院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系部党总支主要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部分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约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