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位于黄土高原南缘,与陕西接壤,曾是重要军事要地。解放前民众困苦,社会动荡。20 世纪 30 年代有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1935 年后,红军和解放军多次经过,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1947年10月,中共灵台工委成立,领导革命斗争,成果显著,在灵台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近日,我们医心向党、皇甫谧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灵台县,一起走进灵台工委纪念馆与高永祥纪念馆,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红色信仰、传承红色精神。
讲解员讲述王震大军三进灵台
首先参观的是灵台县工委纪念馆,该馆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在陇东地区的传播”“畅游红色乐园,追忆峥嵘岁月”“人民解放军三进灵台”“中共灵台工委”和“魅力灵台”五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灵台工委对中国共产党发展与灵台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深刻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陇东地区的传播历史;深入学习中共灵台工委为解放灵台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无畏精神;最后从魅力灵台、历史名人、科教文卫、经济社会、人文旅游、乡土名优、经济社会七个方面详细了解了灵台解放后的发展变化。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灵台人民争取解放,到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革、砥砺奋进,灵台取得了瞩目成就,这段光辉历史向我们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新灵台。
讲解员为大家讲解高永祥英雄事迹
结束了工委纪念馆的参观,我们认识到一位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高永祥同志,为了更好地学习他的品质和精神,我们相聚在高永祥纪念广场。广场中央,高永祥烈士的雕像巍然屹立,他身姿挺拔、目光坚毅,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这里,我们进行了庄严的献花缅怀仪式,向高永祥同志致以深深的敬意,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纪念,更是内心深处对先烈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雕像后是高永祥事迹浮雕:他出身农村,在参加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并入党,接着加入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时,高永祥英勇智慧,多次策划袭敌行动,保护民众,功绩显著。在撤退时遭敌反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毫不退缩,重伤仍战,最终牺牲,年仅二十多岁。他的事迹流传甚广,成为英雄典范,他的形象和精神永刻记忆,诠释忠诚担当。
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它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而在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不仅有激昂的红色旋律,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皇甫谧文化便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领略皇甫谧文化的风采。
皇甫家族,名扬海疆,存留深远,享名千秋。家族秉持忠仁厚义,育出宗师皇甫谧,其著作“笃终”阐述自然、生死、忠孝之道,影响深远。皇甫谧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为其成为文史医哲大家奠基。在中国医学史中,皇甫谧的成就和医德,如璀璨明珠,千年后仍光芒四射。
全体队员在皇甫谧纪念馆前合影
皇甫谧纪念馆,借丰富展示与活动,既缅怀历史人物,又传承中医文化。各界人士能了解其贡献,感知中医魅力。布局严谨,有中央的皇甫谧纪念碑,碑刻工艺传统,碑身有沈鹏和张海的题辞:“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和“皇甫医哲,万世景仰”。
讲解员讲述皇甫谧的20个重要节点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皇甫谧陵园生平史记陈列馆。皇甫谧乃甘肃灵台人,魏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哲学家。生于汉末至西晋,战乱环境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诸多令人钦佩的品质。他有“良医济世”美誉,擅针灸,致力医研实践,解除患者病痛,成就与医德令人称赞。治学、求真、奉献精神是皇甫谧文化的内核,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著《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学的发展高峰,学术价值极高。
全体队员与中共灵台工委纪念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皇甫谧一生不务虚名,专志治学,以身试针,苦心孤诣,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医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医学生,我们也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用全新的视野讲好皇甫谧故事,让皇甫谧严谨治学的匠心精神世代相传,让皇甫谧创造的医学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的针灸国粹造福人民。
红色文化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坚守正义与信念。皇甫谧文化则宛如璀璨星辰,其蕴含的医学智慧和钻研精神熠熠生辉。在新的时代,我们当以红色文化为指引,传承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以皇甫谧文化为滋养,培养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让两种文化交融共生,共同铸就我们民族文化的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奏响激昂乐章。
来源:基础医学院 陈怡博